5月6日,记者从自治区统计局了解到,我区第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84.58亿元,同比增长1.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6.11亿元,同比增长1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130.56亿元,同比增长7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237.91亿元,同比下降1.7%。而第一季度我区经济收入受影响最大的为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。
工业生产有序复工
医药制造业增长较快
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第一季度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3.4亿元,同比增长0.3%。其中,农业总产值完成5.1亿元,增长14.2%;牧业总产值完成16.8亿元,下降0.7%。全区牲畜存栏1756.99万头(只),同比下降2.1%;牲畜出栏39.70万头(只),下降16.3%;奶类产量4.62万吨,增长8.7%,其中,牛奶产量4.41万吨,增长6.3%;猪牛羊肉产量1.31万吨,下降30.5%;蔬菜产量3.78万吨,增长13.1%。
第一季度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.3%,降幅较1-2月收窄4.9个百分点。
目前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。3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.7%,环比增长57.5%。从主要行业增加值来看,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.4%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2.4%,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3.7%,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.7%。
服务业生产下滑
新兴服务业增势良好
1-2月份,服务业大部分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,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37.7%。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、电信业务总量、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等新兴服务业增长较快,分别增长3.5倍、73.6%、33.3%,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.3%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.7%,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.6%。
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.8%,降幅较1-2月收窄6.8个百分点。分城乡看,城镇市场零售额下降19.5%;乡村市场零售额下降21.7%。分行业看,商品零售同比下降18.7%;餐饮收入下降27.8%。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商品呈现增长态势,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74.5%,饮料类增长52.1%,粮油、食品类中的蔬菜类增长32.0%、干鲜果品类增长32.8%,日用品类增长25.8%。
财政保障作用突出
金融增长持续稳定
第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3%,高于全国16.4个百分点,位居全国第四位,较去年同期加快30.1个百分点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3.4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3.0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1.5%。
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.5%,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76.1个百分点,较今年1-2月加快27.9个百分点。
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.12亿元,同比增长5.7%。其中税收收入36.32亿元,下降2.9%。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6.85亿元,同比增长4.3%,增速较1-2月加快19.6个百分点。其中,卫生健康支出22.18亿元,增长38.2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.20亿元,增长42.0%;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2.54亿元,增长20.6%;金融支出9.30亿元,增长807.6倍。
3月末,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873.91亿元,同比增长3.2%;人民币贷款余额4823.16亿元,增长3.8%。
交通、旅游业冲击较大
目前旅游产业逐渐回暖
纵观2020年第一季度我区整体收入情况,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。第一季度全区完成货物运输量395.89万吨,周转量22.54亿吨公里,分别同比下降36.0%、23.2%;完成旅客运输量191.06万人,周转量12.28亿人公里,分别下降53.3%、53.6%。
而旅游行业作为我区的支柱产业,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.14万人次,同比下降63.8%。实现旅游总收入3.36亿元,同比下降78.2%。但随着“西藏人游西藏”活动的开展,以及五一假期的到来,各景点逐渐恢复开放,我区旅游产业也开始逐渐回暖。
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7元,同比增长8.2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元,同比增长9.5%;增速分别高于全国7.7和8.6个百分点,均位居全国第一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。
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.0%,涨幅较全国低1.9个百分点,位居全国倒数第二位。分城乡看,城市上涨2.7%,农村上涨3.2%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.9%。
全区进出口总额5.41亿元,同比下降19.4%。其中,进口1.90亿元,增长1.3倍;出口3.51亿元,下降40.2%。进出口相抵,贸易顺差1.7亿元。
2020年第一季度,我区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,但同时也要看到,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。从第一季度GDP报告来看,西藏是中国内地所有其他省份中,唯一保持正增长的省份。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,我区经济活动逐步恢复,基本民生有效保障,复工复产加快推进,全区经济社会形势不断向好,力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实现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。(记者 谷莉婷)